现在的小孩子一拿到手机,可以不吃饭、不睡觉,随之学习成绩也可能跟着往下滑。这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,到底该如何是好?强行没收手机吧,孩子又哭又闹,甚至产生逆反心理;放任不管吧,又担心他沉迷网络,接触到乱七八糟的东西。与其天天上演“手机争夺战”,不如换个思路,学习如何科学地远程控制孩子手机,为他建立一道绿色的网络防护墙,引导他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。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,但借助AirDroid Parental Control这类工具,一切就变得简单起来。它好比一个贴心的助手,能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在手机里做了什么,并设定合理的规则。
要实现远程管理,需要先让家长的手机和孩子的手机建立连接。这个过程很简单,我们一步步来:
1. 家长手机操作:在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店里,搜索并安装“AirDroid Parental Control”。打开后,按照提示注册一个自己的账号,登录成功后,界面上会显示一个九位数的绑定码,这个码非常关键,先留着备用。
2. 孩子手机操作:在孩子的手机上,搜索并安装“AirDroid Kids”。打开它,同意相关的协议后,输入刚刚在家长手机上看到的那个九位数的绑定码,确认绑定。
3. 开启权限:这是保证所有功能正常运作的核心步骤!
- 如果孩子用的是安卓手机:绑定后,应用会引导开启一些必要的权限。别嫌麻烦,跟着提示一步步操作,特别是“后台保活”设置,一定要做好,这样应用才能在后台稳定工作,不会被手机系统“误杀”。
- 如果孩子用的是苹果手机:苹果的系统管理比较特殊,为了能实现全面的引导,需要开启“监督模式”。身边有电脑的话,过程会很顺畅:用数据线把孩子的iPhone和电脑连上,在电脑上安装一个叫“AirDroid Parental Connector”的小程序,然后根据提示操作,整个过程大约一分钟,孩子的手机会重启一次,之后就配置好了。如果身边暂时没有电脑,也可以先用“基础模式”进行临时管理,但功能会少一些。
完成这几步,准备工作就绪,家长就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,开始为孩子规划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了。
孩子沉迷手机,多半是毫无节制地玩游戏、刷视频。所以,防沉迷的第一步,就是管住使用时间和应用。
想让孩子每天玩手机不超过两小时?或者晚上九点以后手机自动锁定?这些都可以通过“使用限制”功能来实现。
在家长端的AirDroid Parental Control里,找到“使用限制”功能,里面有个“停用时间”选项。家长可以添加一个计划,例如命名为“晚间休息”,然后设定时间段为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,并选择周一到周日重复。这样一来,到了晚上9点,孩子手机上的大部分应用就都打不开了,只保留电话等基础功能。
如果孩子特别沉迷某款游戏,我们还可以针对这个游戏单独设置规则。
- 在“使用限制”里找到“应用列表”,点进去能看到孩子手机上所有的应用和每天的使用时长。
- 找到那款让人头疼的游戏,点击它,选择“添加计划”。
- 家长可以设定“时长限制”,例如规定这款游戏每天只可以玩1小时;也可以设定“停用时间”,例如在写作业的时间段内(下午6点到8点)禁止打开。
- 当孩子玩游戏超过规定时长,或者在不该玩的时间想打开游戏时,应用就会被锁定。他如果还想继续玩,就需要向家长发送一个“请求”,由家长来决定是否批准。这样一来,主动权就牢牢掌握在家长手里了。
当然,我们也可以设置“白名单”。把一些学习软件、或者与家人联系的通讯工具添加到“始终允许”的列表里,这样无论在任何限制下,这些应用都能正常使用,不会耽误正事。
网络世界五花八门,除了游戏,尤其让家长担心的是那些不良信息和网站。我们不可能24小时盯着孩子的屏幕,但可以通过一些功能,远程为他过滤掉危险。
有时候,孩子嘴上说着在查资料、听网课,实际上可能在偷偷聊天或者看漫画。这时候,“屏幕镜像”功能就派上用场了。家长可以随时在自己的手机上,实时看到孩子手机的屏幕画面,他在做什么一目了然。这么做不是为了监视,而是为了确保他在健康地使用网络,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的上网行为。
这个功能非常实用!家长可以设置“黑名单”,把一些不适合孩子浏览的网站网址添加进去,孩子就再也打不开了。如果觉得一个个添加太麻烦,还可以直接订阅屏蔽有害信息的网站类别,例如成人、暴力等内容,系统会自动帮忙拦截。
更省心的方式是开启“白名单模式”。由家长来设定一个网站列表,例如学校官网、学习网站、正规新闻网等,之后孩子的手机便只可以访问这几个网站,其他的一概打不开,从根源上杜绝了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。所有的浏览记录也都会被保存下来,让家长对孩子的上网轨迹心中有数。
孩子的安全,是家长心头最大的牵挂。除了网络世界,现实生活中的安全守护同样不能松懈。
通过“定位服务”,家长可以随时在地图上看到孩子的实时位置。他放学后有没有按时回家?周末有没有去一些不该去的地方?看看位置轨迹就清楚了。
家长还可以设置“地理围栏”,例如把家和学校设定为安全区域。一旦孩子离开或进入这些区域,家长的手机就会立刻收到提醒。这对于年龄较小、需要时刻关注行踪的孩子来说,无疑增加了一份保障。
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功能。当联系不上孩子,心里特别着急时,可以通过“远程相机”悄悄打开他手机的摄像头(前后都可以),看看他周围的环境,确认他是否身处安全的地方。配合“单向聆听”,还能听到他手机麦克风收录到的声音。当然,使用这些功能的前提是为了保护孩子,而不是侵犯隐私,关键在于与孩子做好沟通,让其理解父母的担忧。
说到底,远程控制孩子手机,目的不是为了当一个“警察”,而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保护。工具只是辅助,真正的关键,永远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坦诚的沟通和耐心的陪伴。当孩子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,并逐渐在引导下建立起自控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时,这些“控制”也就可以慢慢放手了。希望这些方法,能帮助每一位为此烦恼的家长,找到与孩子和谐共处、共同成长的钥匙。